成語(Idiom):疏水簞瓢 (shū shuǐ dān piáo)
發音(Pronunciation):shū shuǐ dān piá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用簡陋的工具、設備或方法來應對復雜的問題或情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疏水簞瓢是由“疏水”和“簞瓢”兩個詞組成的成語。疏水指的是用簡陋的器具進行排水,簞瓢則代表簡陋的用具。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在復雜的問題或情況下,采用簡陋的工具、設備或方法來應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疏水簞瓢常用于形容或批評某人在解決問題時采用了簡單、原始、不夠高效的方法。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系統或組織在處理事務時的簡陋和低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疏水簞瓢的成語故事并不明確,但它源于中國古代農村生活。在古代,農民們常常使用簡單的器具和容器來疏通水渠或處理水源問題。這樣的方法雖然簡陋,但在當時的農村環境中是最為常見和有效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疏水簞瓢是一個由兩個名詞組成的成語,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公司在處理問題時總是疏水簞瓢,沒有采用更為先進的技術和方法。
2. 他的解決辦法太疏水簞瓢了,根本無法解決這個復雜的問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疏水簞瓢與農村生活中使用簡陋工具解決問題的場景聯系起來,形成聯想記憶。例如,想象一個農民用一個簡陋的水桶和一個瓢來疏通水渠的情景,這樣就能更加深刻地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農村生活的文化和傳統,以更好地理解這個成語的背景和意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弟弟總是疏水簞瓢地做作業,不愿意用更好的工具和方法。
2. 初中生:我們班的體育設施太疏水簞瓢了,需要更多先進的器材來提高訓練效果。
3. 高中生:政府在推進農村發展時不能再疏水簞瓢,應該采取更科學、先進的方法來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