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句
基本解釋
樂曲的節拍。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公薦》:“ 韓 ( 韓愈 )始見題而掩卷問之曰:‘且以拍板為什么?’ 僧孺 ( 牛僧孺 )曰:‘樂句。’二公因大稱賞之。” 明 王驥德 《曲律·論板眼》:“古拍板無譜, 唐明皇 命 黃幡綽 始造為之。 牛僧孺 目拍板為‘樂句’,言以句樂也。蓋凡曲,句有長短,字有多寡,調有緊慢,一視板以為節制,故謂之‘板’、‘眼’。”
成語(Idiom):樂句
發音(Pronunciation):lè j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樂句是指言辭或文章中使人歡樂、感到愉快的句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樂句是由“樂”和“句”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樂意指歡樂、快樂的情感,句則指句子。樂句指的是能夠給人帶來歡樂和愉悅的句子或言辭。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樂句常常用于贊美或描述一些有趣、幽默的言辭或文章,可以用于各種場合,如演講、寫作、朗誦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樂句最早見于《漢書·藝文志》中的一則記載:“句者,言之宜也。樂者,聲之宜也。”意思是說,句子應該使人感到舒暢,樂句則更強調句子的聲音和語調應該給人帶來愉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樂句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中充滿了樂句,引得全場笑聲不斷。
2. 這篇文章中的樂句讓人讀起來心情愉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樂句”與歡樂的情緒進行聯系,以幫助記憶。另外,可以將樂句與音樂的節奏和旋律聯系起來,因為音樂也能帶給人歡樂和愉悅的感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樂句相關的成語,如“笑里藏刀”、“喜出望外”等,以擴展對于歡樂和愉悅的表達方式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的笑話真好笑,每次聽到都覺得是樂句。
2. 初中生:這本書里有很多樂句,讀起來特別有趣。
3. 高中生:他的演講中運用了很多樂句,讓人印象深刻。
4. 大學生:寫作中使用樂句可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