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擾
成語(Idiom):崩擾(bēng rǎo)
發音(Pronunciation):bēng r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事物崩潰、混亂,引起騷動、困擾。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事物崩潰、瓦解或混亂,引起騷動、困擾。形容局勢動蕩不安,或個人遭遇困境,無法安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社會動蕩、政局動亂、個人遭遇困擾等情況。也可用來形容某個團隊、組織或個人的狀態陷入混亂、無法控制。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位名叫崩玉的官員。崩玉在擔任官職期間,因為貪污腐敗而引起了民眾的不滿和抗議,最終導致了社會的動蕩和混亂。后來,人們用“崩擾”來形容類似的局勢和困境。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崩擾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崩”表示崩潰、瓦解,第二個字“擾”表示騷動、困擾。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國家的政局一直很崩擾,人民生活一直處于不安定的狀態。
2. 公司內部管理混亂,導致業務崩擾,無法正常運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崩擾”與“崩潰”和“騷動”聯系起來記憶。想象一個物體崩潰后引起的騷動和困擾,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崩擾”相關的成語,如“崩盤”、“擾攘”等。了解這些成語的含義和用法,可以豐富詞匯并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課堂上的嘈雜聲讓我感到崩擾,無法集中注意力。
2. 初中生(13-15歲):社交媒體上的謠言和流言蜚語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崩擾。
3. 高中生(16-18歲):學習壓力和各種社會問題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崩擾。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面對就業壓力和人際關系的困擾,很多年輕人感到崩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