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凜凜
成語(Idiom):威凜凜
發音(Pronunciation):wēi lǐn lǐ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氣勢威嚴、威風凜凜。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威凜凜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用來形容人或事物所展現出的威嚴、威風的樣子。它通常用于形容氣勢雄偉、威武莊重的場景或人物。這個成語強調了威嚴和威風的程度,給人一種莊重而有威勢的感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威凜凜常常用于形容莊重的儀式、盛大的場合或者威風凜凜的人物。例如,可以用來形容國家領導人的儀表、莊重的官方場合、莊嚴的軍隊閱兵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僖公二十年》有記載:“威凜凜,若有德行,如有美玉。”這里的“威凜凜”形容的是一種具有威嚴氣勢的美玉。后來,人們將這個描述用作成語,用來形容人或事物的莊重威嚴。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威凜凜是由兩個相同的形容詞“威”和“凜凜”組成的。其中,“威”表示威風、威嚴,“凜凜”表示莊重、威武。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站在講臺上,威凜凜的氣勢讓全場肅然起敬。
2. 軍隊閱兵時,士兵們整齊劃一,威凜凜的隊伍令人印象深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身穿華麗軍裝的將軍站在高臺上,手持長劍,威風凜凜地指揮著整齊劃一的士兵隊伍。這樣的場景會使人留下深刻的記憶,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和了解與威凜凜相關的成語,如“威風凜凜”、“氣勢凌人”等。這些成語都可以用來形容氣勢威嚴、威風凜凜的場景或人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老師威凜凜地站在講臺上,同學們都安靜下來了。
2. 初中生(13-15歲):這座古城保存完好,仍然保持著威凜凜的古代氣息。
3. 高中生(16-18歲):電影中的那位將軍英姿颯爽,威凜凜的形象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4. 大學生及以上(19歲及以上):會議上,領導威凜凜地發表了重要講話,大家都對他的決策表示了高度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