銓格
成語(Idiom):銓格
發音(Pronunciation):quán g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品德高尚,行為端正,能夠得到眾人的認可。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銓格一詞源自《論語·陽貨》中的“銓”,意為衡量、衡量人的品德和行為。格指規范、準則,因此,銓格形容一個人的品德和行為符合道德準則,令人欽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銓格一詞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行為端正,值得他人尊敬和贊揚的場景。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工作、學習、生活等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做到了最好。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銓格一詞的起源并無具體的故事,但它來源于《論語》這本古代經典之一,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錄,其中的陽貨篇提到了“銓”這個詞,后來人們將其與“格”結合,形成了現代意義上的“銓格”。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銓格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聲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以來都是一個銓格的人,不論是在工作上還是生活中,他都是一個很有道德修養的人。
2. 這個學生在班級中一直保持著銓格的形象,不但學習成績優秀,而且待人友善。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銓格”與“品德高尚”、“行為端正”、“道德準則”等詞語聯系起來記憶。同時,可以將其與《論語》這本經典著作聯系起來,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論語》這本經典書籍,了解更多關于儒家思想和中國古代文化的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告訴我們要做一個銓格的人,要誠實守信,不撒謊。
2. 初中生:我們班的班長是一個銓格的人,他總是幫助其他同學,不欺負弱小。
3. 高中生:在高中階段,我們應該努力學習,成為一個銓格的人,為自己的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
4. 大學生:作為大學生,我們應該銓格自己的行為,不做違法亂紀的事情,為社會做出貢獻。
(以上所提供的例子僅供參考,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