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箓
成語(Idiom):翠箓(cuì lù)
發音(Pronunciation):cuì l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文章或字畫的內容優美、清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翠箓原指綠色的竹簡,后來泛指用來記載文字的竹簡。成語“翠箓”比喻文章或字畫的內容優美、清新。形容文采或書畫作品的風格和內容非常出色。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贊美文學作品、書法、繪畫等藝術作品的優美與清新。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唐代文學家杜牧曾贊美王羲之的書法作品為“翠箓丹青”。這個成語就是從杜牧的贊美之詞中衍生出來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翠箓是一個名詞,沒有固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幅字畫的墨跡猶如翠箓,清新脫俗。
2. 這篇文章的文采如翠箓,令人陶醉其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翠箓”這個詞語中的“翠”字,它是綠色的意思,表示清新、優美。而“箓”字可以聯想到古代用來記載文字的竹簡。通過聯想這兩個字的意義,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文學、書法、繪畫相關的成語,如“墨守成規”、“文房四寶”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的字寫得像翠箓一樣,我好想學會寫那樣的字。
2. 初中生:這篇作文的文采猶如翠箓,讓人讀了很有感覺。
3. 高中生:這幅書法作品的墨跡猶如翠箓,讓人心生向往。
4. 大學生:這部小說的描寫如翠箓一般,給人一種清新脫俗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