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土
成語(Idiom):境土(jìng tǔ)
發音(Pronunciation):jìng t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國家或地區的疆域邊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境土一詞源自《左傳·僖公二十一年》:“以魯境土,而無君者,是以寡諸。”境土在這里指的是國家的疆域邊界。后來,這個詞逐漸演變成了表示國家或地區的疆域范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境土一詞常用于描述國家或地區的邊界、疆域范圍。可以用于政治、歷史、地理等領域的討論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僖公二十一年》是中國古代歷史文獻《左傳》中的一篇文章,記載了魯國的邊界問題。文章中的“以魯境土,而無君者,是以寡諸。”一句話,被后人引用并逐漸演變成了成語“境土”。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境土是一個雙音節的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于國家的境土問題非常關注。
2. 這個國家的境土發生了變化,導致邊界爭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成語“境土”。可以想象一個國家的疆域邊界就像是一片土地,境土的意思就是國家的疆域范圍。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中國的歷史地理知識,了解各個國家的疆域范圍和邊界變化。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國家的境土很寬廣。
2. 初中生:歷史課上我們學習了中國古代的境土變化。
3. 高中生:政治課上老師講解了不同國家的境土爭端。
4. 大學生:我對于國際關系中的境土問題很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