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惡
基本解釋
(1).小惡行;小過失。《易·繫辭下》:“小人以小善為無益而弗為也,以小惡為無傷而弗去也。”《舊唐書·魏徵傳》:“然則君子不能無小惡,惡不積無妨於正道。”《元史·揭傒斯傳》:“古人作史,雖小善必録,小惡必記。” 清 采蘅子 《蟲鳴漫錄》卷一:“《左傳》, 隱桓 皆被弒,而經皆書‘公薨’, 袁簡齋 太史疑之,以為小惡書,大惡不書,豈《春秋》作而亂臣賊子喜乎,何以為直筆?”
(2).生小病。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容止》:“﹝ 裴令公 ﹞雙眸閃閃若巖下電,精神挺動,體中故小惡。” 清 黃景仁 《微病簡諸故人》詩:“自我體中原小惡,不妨過從話繩牀。”
(3).謂量輕質劣。《舊唐書·食貨志上》:“百姓乃以上青錢充惡錢納之,其小惡者或沉之於江湖,以免罪戾。”
成語(Idiom):小惡
發音(Pronunciation):xiǎo 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小惡指微小的惡行或小惡劣的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小惡是由“小”和“惡”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小表示微小、不重要,惡表示惡劣、不良。小惡指的是一些微小的惡行或小惡劣的行為,通常是指做一些小錯事或小過失。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小惡一詞常用于描述一些輕微的過失或小錯誤。可以用來形容人們的一些不良行為或不好的習慣,也可以用來形容一些微不足道的小過失。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小惡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小旻》中,原句是“小惡維謟,爾雅孔多。”意思是“小錯事要及時糾正,你們的修養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這句話傳達的是一個教育的觀念,即要及時糾正自己的小過失,不斷提高自己的修養。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小惡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只犯了一點小惡,但是還是要受到相應的懲罰。
2. 這個孩子做了一些小惡劣的事情,但是我們要及時糾正他的錯誤。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小惡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做了一些微小的惡劣行為,然后被人及時糾正。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小惡相關的成語,如“小過失”、“小錯不斷”等。也可以學習相關的成語故事和典故,了解更多關于小惡的文化背景和用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犯了一個小惡,把同學的鉛筆弄丟了。
2. 初中生:他做了一些小惡劣的事情,被老師批評了。
3. 高中生:雖然他只犯了一點小惡,但是也要受到相應的處罰。
4. 大學生:我們要及時糾正自己的小過失,不斷提高自己的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