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
成語(Idiom):無理取鬧(wú lǐ qǔ nào)
發音(Pronunciation):wú lǐ qǔ n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無事生非,無緣無故找茬搗亂。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無理取鬧是指無端地找茬,制造爭端或糾紛。這個成語中的“理”指的是合理的道理,而“取鬧”則表示無緣無故地制造麻煩或紛爭。因此,無理取鬧形容一個人莫名其妙地找茬、制造糾紛,沒有正當的理由和根據。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形容某人莫名其妙地找茬、制造爭端,或者描述一個人的行為沒有合理的依據和理由。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無理取鬧是由明朝的小說《水滸傳》中的故事演變而來。故事中,楊志因為心機深沉,喜歡無緣無故地制造糾紛,被人稱為“楊無故”。后來,“無理取鬧”成為了一個成語,用來形容莫名其妙地制造糾紛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無理取鬧是一個動賓短語,由“無理”和“取鬧”兩個部分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今天又開始無理取鬧,真是讓人受不了。
2. 這個客戶總是無理取鬧,我們真的很難與他合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無理取鬧”中的“無”和“取”與“無緣無故”和“找茬”聯系起來,幫助記憶該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無理取鬧相關的成語,如“無中生有”、“無的放矢”等,以擴展對該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們無理取鬧,不聽老師的話。
2. 初中生(13-15歲):他們無理取鬧,不顧及別人的感受。
3. 高中生(16-18歲):他們無理取鬧,令整個班級氣氛緊張不安。
4. 大學生及以上:他們無理取鬧,讓整個會議陷入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