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躞
基本解釋
亦作“ 玉爕 ”。1.玉質的書畫卷軸。 明 楊慎 《畫品·金題玉躞》:“《海岳書史》云: 隋 唐 藏書皆金題、玉躞、錦贉、繡裭。金題,押頭也;玉躞,軸心也。” 明 王世貞 《定武蘭亭真本歌》:“玉爕金題豈增貴,連城照乘難為直。”
(2).指書畫。 宋 米芾 《題子敬范新婦唐摹帖》:“嗟爾方來眼次洗,玉躞金題半歸米。” 清 錢泳 《履園叢話·收藏·總論》:“雖金題玉躞,插架盈箱,亦何異于市中之骨董鋪邪?” 清 龔自珍 《題蘭汀郎中園居三十五韻》:“金題間玉躞,發之羨且怖。讀罷心怦怦,愿化此中蠹。”
成語(Idiom):玉躞(yù xiè)
發音(Pronunciation):yù xi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行為端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玉躞是由“玉”和“躞”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玉”指美玉,代表高貴和純潔;“躞”指行走,代表步履輕盈。玉躞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行為端正,如同美玉般純潔,行走輕盈。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玉躞常用于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行為規矩的場合。可以用來表揚他人的品質優良,也可以用來自我要求自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禮記·樂記》中有一篇古代舞蹈的記載,其中提到了“玉躞”的舞蹈動作。這個舞蹈動作是用來表達君子的高尚品質和行為規范。后來,人們將這個舞蹈動作引申為成語,用來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行為端正。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玉躞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玉”和“躞”分別代表高貴純潔和行走輕盈。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保持著玉躞的品質,受到了大家的尊敬。
2. 她的舉止莊重優雅,真是個玉躞的女孩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玉”和“躞”兩個字形象化,將“玉”想象成一塊美玉,代表高貴純潔;將“躞”想象成一個人輕盈地行走的樣子。這樣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品德高尚、行為規范相關的成語,如“德高望重”、“端正無私”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她是一個玉躞的好同學,經常幫助別人。
2. 初中生:老師常常夸獎他是一個玉躞的學生,品德值得大家學習。
3. 高中生:他的言行舉止都很玉躞,是我們班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