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遞
基本解釋
指古代官府文書由驛站派馬遞送。 宋 沉括 《夢溪筆談·官政一》:“驛傳舊有三等,曰步遞、馬遞、急腳遞。急腳遞最遽,日行四百里,唯軍興則用之。”《宋史·鄭俠傳》:“ 俠 知 安石 不可諫,悉繪所見為圖,奏疏詣閤門,不納。乃假稱密急,發馬遞上之銀臺司。” 清 林則徐 《關防告示》:“各屬解司銀兩,先將起解款目、銀數、日期,由馬遞具稟。”
成語(Idiom):馬遞
發音(Pronunciation):mǎ d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馬上送信件或傳遞消息。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馬遞是指使用馬匹來送信件或傳遞消息的行為。在古代,人們常常使用馬匹來進行快速的信件傳遞。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指以迅速的方式傳遞信息,表示傳遞速度快,效率高。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馬遞這個成語可以用在各種場合,特別是強調速度和效率的情況下。比如,在商務領域中,可以用來形容快速傳遞重要文件或信息;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來形容迅速告知他人重要的消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馬遞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驛站制度。驛站是古代中國的一種郵政傳遞機構,專門負責馬遞的工作。驛站之間設有驛站,驛站之間的馬遞員負責馬上送信件或傳遞消息。因此,馬遞成為了代表快速傳遞信息的象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謂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馬遞了一封重要的文件給客戶。
2. 這個消息很緊急,我們需要馬遞給領導。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馬遞”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匹快速奔跑的馬,馱著一封信件在傳遞的過程中,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郵政傳遞制度和驛站的歷史,以及中國傳統文化中與馬有關的其他成語和故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每天都騎著自行車馬遞作業給老師。
2. 初中生:他利用互聯網馬遞了一份電子郵件給我。
3. 高中生:為了節省時間,他選擇用快遞馬遞畢業論文給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