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心存芥蒂
發音(Pronunciation):xīn cún jiè d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心中存有仇恨、怨憤的情緒。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心存芥蒂意指心中仍然懷有仇恨、怨憤的情緒。芥蒂是指心頭的怨恨,心中的芥蒂即指心頭的怨恨。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心中的怨恨就像芥蒂那樣小卻不易消除。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心胸狹窄、難以釋懷的情緒。可以用來描述個人之間的恩怨情仇、朋友之間的誤會、爭執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心存芥蒂的故事起源于《戰國策·齊策二》。相傳,在戰國時期,齊國有兩位大臣,一位叫子上,一位叫子貢。子上是齊國的重臣,子貢是孔子的學生,兩人之間有一些誤會和矛盾。后來,子上升任了齊國的宰相,子貢成為了孔子的學術傳人,兩人的地位發生了變化。有一次,子上在齊國舉辦盛大的宴會,邀請了各地的賓客。然而,子上卻沒有邀請子貢。子貢得知后非常氣憤,心中充滿了怨恨。后來,子貢去拜訪孔子,向孔子傾訴了自己的不滿和憤怒。孔子對他說:“你為什么要心存芥蒂呢?你應該心胸寬廣,不要為小事而憂愁。”子貢聽后深受啟發,決定放下心中的怨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心存芥蒂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心”、“存”、“芥”、“蒂”四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前任領導心存芥蒂,經常找機會報復。
2. 盡管多年過去了,他仍然心存芥蒂,無法釋懷。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心中種了一顆小小的芥蒂,難以擺脫。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成語和詞語,了解它們的意義和用法,拓寬自己的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跟同學之間有了誤會,但是我不想心存芥蒂,希望能和他們和好。
初中生:有些同學之間產生了芥蒂,導致他們之間的關系變得緊張。
高中生:某些學生對老師心存芥蒂,導致他們不愿意聽從老師的指導,影響了學習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