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
發音(Pronunciation):nù cóng xīn tóu qǐ, è xiàng dǎn bi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憤怒從內心深處涌起,惡意擴散到膽怯的邊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表示憤怒和惡意逐漸積聚并最終爆發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由于憤怒和惡意的積聚,最終無法控制情緒而爆發。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出自《左傳·僖公十三年》。當時,齊國國君僖公有一位寵臣名叫子胥,他為人忠誠正直,但遭到了一些小人的陷害。子胥內心憤怒,但他知道不能輕易發泄情緒,于是他用一根細繩子系在腰間,每當憤怒和惡意涌起時,他就用力拉緊腰帶,讓憤怒和惡意向膽怯的邊緣擴散。這個故事成為了“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的象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一時失去理智,大聲呵斥了同事。
2. 她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一直沒有原諒那個傷害她的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梢韵胂笠粋€人內心憤怒和惡意逐漸積聚,如同火山即將爆發,但他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讓憤怒和惡意向膽怯的邊緣擴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怒火中燒”、“心懷叵測”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一把抓住了小偷。
2. 初中生:她的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大聲質問了那個欺負同學的人。
3. 高中生:他的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沖動地打了那個背叛他的朋友。
4. 大學生:她的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決定辭去那個不公平對待員工的公司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