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勻
基本解釋
◎ 平勻 píngyún
[even;well-balanced] 平穩均勻
平勻的水流
詳細解釋
均勻,平均。 宋 米芾 《書史》:“若真印,印則四枚,理無平勻。”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蘇子美》引《西清詩話》:“大抵屑屑較量屬句平勻,不免氣骨寒局?!?太平天囯 洪秀全 《天朝田畝制度》:“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歸上主,則主有所運用,天下大家處處平勻,人人飽暖矣。” 老舍 《駱駝祥子》三:“及至走出來一些路,腳步是那么平勻,緩慢,他漸漸仿佛困倦起來?!?/p>
成語(Idiom):平勻(píng yún)
發音(Pronunciation):píng yú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平均、均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平勻指平均、均勻的意思。表示物體的分布、分配或狀態均勻平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物體的分布均勻,或者表示事物的處理公正合理。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平勻的具體故事起源暫無明確記載。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形容詞“平”和動詞“勻”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塊地的土壤質量很好,適合種植作物,而且水分平勻。
2. 老師在分配任務時,總是平勻地考慮每個學生的能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平勻”與“平衡”聯系起來,因為平勻的意思是均勻、平衡的分布或狀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平勻相關的成語,如“均衡發展”、“均分”等,以擴展對平勻概念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們在操場上排隊時,要保持隊伍平勻,不要擠在一起。
2. 初中生(13-15歲):老師在分配作業時,要平勻地考慮我們的學習能力,不要給我們太多壓力。
3. 高中生(16-18歲):在進行科學實驗時,要確保試劑的加入平勻,以保證實驗結果的準確性。
4. 大學生(19-22歲):團隊合作時,要平勻地分配任務,充分發揮每個人的能力,以達到最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