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量
成語(Idiom):肚量(dù liàng)
發音(Pronunciation):dù lià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的胸懷寬廣,能夠容納更多的事物或承受更多的壓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肚量是指一個人的心胸寬廣,能夠容納更多的事物或承受更多的壓力。這個成語比喻一個人的胸懷開闊,能夠包容各種事物,不計較小節,不輕易生氣,能夠接納別人的不同意見和批評,并且能夠承受壓力和困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肚量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胸懷開闊,心胸寬廣,能夠容納更多的事物或承受更多的壓力。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處理事情時不計較小節,能夠接納不同的意見和批評,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困難和挫折面前能夠堅持和承受。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肚量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史記·韓長孺列傳》。據傳,韓長孺是戰國時期的一位賢人,他的胸懷寬廣,能夠容納更多的事物。有一次,韓長孺在家中招待客人,客人將一只大碗倒滿了水,卻沒有倒出一滴水。韓長孺見狀,便自助地喝下了碗中的水,客人大為驚訝,問他為什么要這樣做。韓長孺回答說:“我這個人的肚量很大,能夠容納更多的事物,這只碗中的水對我來說并不算什么。”由此,肚量成為了形容一個人心胸寬廣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肚量是由“肚”和“量”兩個字組成的,其中,“肚”指的是人的胸腹部,比喻人的胸懷;“量”指的是容量,比喻一個人能夠容納更多的事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肚量很大,從不計較小節。
2. 在工作中遇到困難時,要有足夠的肚量才能堅持下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肚子很大的人,他的胸懷寬廣,能夠容納更多的事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肚量相關的成語,如“胸懷”、“心胸開闊”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告訴我們要有肚量,不要計較小事。
2. 初中生:在面對挫折時,我們應該有足夠的肚量來承受。
3. 高中生:作為領導者,要有肚量接納不同的意見和批評。
4. 大學生:在工作中,我們應該保持肚量,不計較小節。
5. 成年人:只有擁有肚量,才能夠在困難中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