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崇論閎議
發音(Pronunciation):chóng lùn hóng y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討論或議論的聲勢浩大,人們對某一問題或事件進行廣泛的辯論和爭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崇論閎議是由“崇”、“論”、“閎”、“議”四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崇”表示尊敬、推崇;“論”表示辯論、討論;“閎”表示聲勢浩大、廣泛;“議”表示議論、爭議。整個成語的意思是指人們對某一問題或事件進行廣泛的辯論和爭議,聲勢浩大,討論的范圍廣泛,思想碰撞激烈。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崇論閎議常用于形容辯論或爭議的情景。可以用于描述學術界、政治界或社會輿論對某一重大問題進行激烈爭論的情況。也可以用于形容群眾對某一事件或社會問題進行廣泛討論的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崇論閎議的故事起源于《左傳·僖公十六年》中的一段文字。當時,齊國的公子重耳被楚國囚禁,他的妻子田氏為了拯救丈夫,到處奔走呼吁。她首先去了魯國,向魯國國君申請幫助。魯國國君召集了魯國的賢士,進行了一番激烈的討論。最終,魯國決定出兵救援齊國。這場討論的聲勢浩大,參與討論的人們各抒己見,最終形成了崇論閎議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崇論閎議是一個四字成語,結構為AABB。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最近的一場演講引發了崇論閎議,大家對其觀點進行了廣泛的爭論。
2. 這個社會問題引起了崇論閎議,人們對其解決辦法紛紛發表意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崇論閎議拆分成“崇論”和“閎議”兩個詞,分別記憶它們的含義,然后再合起來理解整個成語的意思。可以聯想到崇高的思想和廣泛的討論,形成一個聲勢浩大的場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討論、爭議相關的成語,如“爭論不休”、“議論紛紛”等,以豐富自己的詞匯量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班級里的同學們對是否應該增加體育課的時間進行了崇論閎議。
2. 初中生:學校組織了一場關于環境保護的辯論賽,同學們在崇論閎議中展現了自己的觀點。
3. 高中生:學生會的選舉引起了全校師生的崇論閎議,大家對不同候選人的能力進行了廣泛討論。
4. 大學生:大學里經常舉辦各種講座和研討會,學生們在崇論閎議中擴展了自己的知識面。
5. 成年人:社會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引起了人們的崇論閎議,大家對事件的原因和解決方案進行了激烈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