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皥
基本解釋
亦作“ 太皞 ”。亦作“ 太曎 ”。1.傳說中的古帝名,即 伏羲氏 。《荀子·正論》:“自 太皞 、 燧人 莫不有也。” 楊倞 注:“ 太皞 , 伏羲 也。 燧人 , 太皞 前帝王。” 漢 王符 《潛夫論·五德志》:“或皇馮依,或繼體育。 太曎 以前尚矣!” 汪繼培 箋:“‘曎’與‘皥’同。隸書從‘皋’之字多作‘睪’。” 唐 司馬貞 補《史記·三皇本紀》:“ 太皥庖 犧氏 , 風 姓,代 燧人氏 繼天而王。” 羅惇曧 《文學源流》:“況 倉頡 以前,文字未立, 太皞 之世,未見椎輪。”
(2). 秦 漢 陰陽家以五帝配四時五方,認為 太皞 以木德王天下,故配東方,為司春之神。《禮記·月令》:“﹝孟春之月﹞其帝 太皥 。”《呂氏春秋·孟春》:“﹝孟春之月﹞其日甲乙,其帝 太皥 。” 高誘 注:“ 太皥 , 伏羲氏 ,以木德王天下之號。死,祀於東方,為木德之帝。”《淮南子·天文訓》:“東方木也,其帝 太皥 ,其佐 句茫 ,執規而治春。” 前蜀 韋莊 《放榜日作》詩:“ 鄒陽 暖艷催花發, 太皞 春光簇馬歸。”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 太皞 司春,春工著意,和氣生 暘谷 。”
(3).天空。 明 許自昌 《水滸記·聚義》:“劍鋒輝太皥,旗焰拂蚩尤。”
成語(Idiom):太皥(tài hào)
發音(Pronunciation):tài h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天子的宮殿。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太皥是古代中國的一個宮殿名稱,原指天子的宮殿。后來,太皥成為了一個比喻,用來形容華麗壯觀的宮殿或富麗堂皇的建筑。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宏偉的宮殿、府邸、別墅等建筑,也可用來形容華麗的裝飾或富麗堂皇的場所。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太皥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座宮殿,相傳是黃帝的居所。太皥宮殿的建筑華麗壯觀,富麗堂皇,象征著帝王的權力和尊嚴。因此,太皥成為了一個比喻,用來形容華麗壯觀的建筑。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太皥是一個名詞,沒有固定的搭配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座別墅真是太皥了,裝修得非常豪華。
2. 他的宮殿建得像太皥一樣,金碧輝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太皥的華麗壯觀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座宏偉的宮殿,金碧輝煌,富麗堂皇,來幫助記憶太皥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皇宮建筑的歷史和文化,了解古代帝王的權力和生活方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夢到了一座太皥,里面有很多漂亮的房間。
2. 初中生:我們參觀了一座太皥,里面的裝飾非常華麗,令人驚嘆。
3. 高中生:這座別墅的建筑風格像太皥一樣,非常宏偉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