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志
基本解釋
符合道義準則的意志?!?a href="/r_ci_d2585b620ce6a400601192e1b05b0608/" target="_blank">荀子·王霸》:“主之所極然帥羣臣而首鄉之者,則舉義志也?!?/p>
義志(yì zhì)
發音:yì zhì
基本含義:指人的志向和行動力要高尚、有力量。
詳細解釋:義志是由“義”和“志”兩個詞組成的成語。“義”表示道義、正義,“志”表示志向、決心。義志指一個人的志向和行動力要高尚、有力量。它強調人應當有追求正義和道義的決心和勇氣,以及為了正義和公平而努力奮斗的精神。
使用場景:義志常用于描述人的行為和為人處世的態度。它可以用來贊揚那些有追求和奉獻精神的人,也可以用來鼓勵他人要有高尚的目標和積極的行動力。
故事起源:《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中記載了一個故事,說的是戰國時期,秦國的平原君虞卿在被俘虜的時候,秦王問他為什么要反抗,他回答說:“我有我的義志?!边@個故事中的虞卿展現了高尚的志向和堅定的決心,成為了義志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義志屬于形容詞性的成語,由兩個單獨的詞組成,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
1. 他有著高尚的義志,始終堅守自己的原則。
2. 她的義志激勵著身邊的人,大家都受到了她的影響。
記憶技巧:可以將義志的兩個字分開記憶,義表示道義、正義,志表示志向、決心。通過記住義志的基本含義和故事起源,可以更容易地理解和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義志相關的成語,如“大義滅親”、“同仇敵愾”等,以擴大對于高尚志向和行動力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要努力學習,長大后要做一個有義志的人。
初中生:她以義志為動力,堅持幫助貧困地區的孩子們。
高中生:他的義志使他成為了一名熱心公益的志愿者。
大學生:在大學期間,我要培養自己的義志,為社會做出貢獻。
成年人:他的義志使他在困難的時候依然堅持正義,不屈不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