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義
成語(Idiom):道義(dào yì)
發音(Pronunciation):dào y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道德和義理,即對事情的正確判斷和正確行為的準則。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道義是指人們在道德和義理方面的判斷和行為準則。它包括了正確的道德觀念、價值觀念和行為規范,是人們在處理事情時應遵循的準則。道義是社會文明發展的基石,它指引著人們的行為,促使人們遵守公德、私德和職業道德,維護社會秩序和公平正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道義常用于討論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以及正確的行為準則。它可以用來指導個人在面對道德困境時的決策,也可以用來評價一個人的品德和行為。在社會交往中,道義是人們相互尊重、關心他人、助人為樂的基礎。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道義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雅頌·大東》中:“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疆。”這句話意思是用道德教化來治理國家,以刑罰來維護秩序,使百姓安居樂業。后來,道義逐漸演變為指導人們行為的準則和原則。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道義是一個雙音節詞,由“道”和“義”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行為完全違背了道義。
2. 在面對困難時,我們應該秉持道義去做正確的選擇。
3. 這個決定符合道義,是公正的。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道義”這個詞語可以通過以下方法:
1. 將“道”字與“道德”聯系起來,道德是指人們的行為準則和規范。
2. 將“義”字與“義理”聯系起來,義理是指正確的道德觀念和價值觀念。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道義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哲學,了解更多與道義相關的概念和思想。你還可以研究相關的道德理論,如倫理學和道德哲學。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們應該遵守道義,不欺負同學。
2. 初中生(13-15歲):作為學生,我們應該尊重師長,遵守學校的道義規范。
3. 高中生(16-18歲):在面對考試作弊的誘惑時,我們應該堅守道義,選擇誠實的道路。
4. 大學生(19-22歲):大學生應該樹立正確的道義觀念,積極參與公益活動,為社會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