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約
基本解釋
◎ 訂約 dìngyuē
[close;conclude a treaty] 訂立條約或契約
在我能同新雇主訂約以前
反義詞
英文翻譯
1.engage; conclude a bargain [treaty]; enter into an agreement
詳細解釋
(1).定下約會。 明 梁辰魚 《秋懷》曲:“更憶他修書漫捲羅衫袖,高歌半解香喉扣,訂約偷回扇低眸?!薄缎咽篮阊浴茄脙揉徶鄹凹s》:“ 秀娥 從實將司戶稱贊留心,次日屏后張望,夜來做夢,早上開窗訂約,并熟睡船開,前后事細細説出?!?清 孔尚任 《曹郎弦索行》:“心頭怨慕未分明,揮涕掩淚態柔弱;傍有老嫗瑣致辭,不是溫存是訂約?!?br>(2).訂下約言。 明 柏齋 《粉蝶兒·寄壽康對山太史》套曲:“專要與林泉訂約,更看他桃李成蹊?!?清 朱之瑜 《與源光國啟事》之一:“但賢人最為難得,而柔佞望風夤緣,一或輕於訂約,便難更改。”
(3).締結條約或契約。 魯迅 《書信集·致王冶秋》:“他們和我訂約時,有不另印的話。”
成語(Idiom):訂約
發音(Pronunciation):dìng yuē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訂立合約或協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訂約是指雙方或多方達成協議,通過書面形式訂立合約或協議。這個成語強調了雙方或多方之間的約定和承諾,具有法律效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訂約一詞通常用于商務、法律和政治等領域,表示雙方或多方通過合法手段達成協議,并承諾遵守協議內容。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訂約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在古代,人們通過口頭或書面形式達成協議,在商業和政治交往中非常重要。為了確保協議的執行和保護各方的權益,人們開始使用訂約這個詞語來形容雙方或多方之間的約定和承諾。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訂約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分別是“訂”和“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雙方通過訂約達成了合作協議。
2. 我們需要訂約來確保雙方的權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訂約這個成語可以通過將“訂”字和“約”字分別與其含義聯系起來。例如,“訂”可以與“達成協議”聯系,而“約”可以與“約定”聯系。將這兩個含義結合起來,就能夠記住訂約的基本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更多與訂約相關的成語,例如“簽訂合約”、“履行承諾”等,可以幫助進一步理解和應用訂約這個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訂約一起完成作業,互相幫助。
2. 初中生:學校和社區訂約,共同維護環境衛生。
3. 高中生:公司與供應商訂約,確保產品質量和交貨時間。
4. 大學生:國際組織通過訂約共同應對氣候變化。
5. 成年人:雙方訂約,確保合作關系的穩定和長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