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枿
成語(Idiom):達枿
發音(Pronunciation):dá lì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人才出眾、能力超群。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達枿是由“達”和“枿”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達”表示達到、達成,而“枿”則表示樹木的高大。合在一起,表示人才高大、能力出眾。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的才華和能力非常突出,超越了一般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人才出眾、能力超群的人,可以用在各種場合,如贊美一個人在工作、學習或其他方面的杰出表現。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三國演義》是中國歷史上一部著名的小說,其中有一位名將叫做張飛。張飛是劉備的親信戰友,他的武藝非常高強,勇猛無比。在小說中,有一次劉備和張飛一起出征,劉備看到張飛勇猛的表現后,贊嘆道:“張翼德真是達枿之才啊!”從此,達枿這個成語就流傳開來,用來形容人才出眾、能力超群。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達”是動詞,表示達到、達成;而“枿”是名詞,表示樹木的高大。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才華真是達枿,每次都能給我們帶來驚喜。
2. 這個項目的成功,離不開團隊成員的達枿表現。
3. 在學術界,他被譽為達枿之才,成為了一位杰出的學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達枿”這個成語與“大林”進行聯想,想象一個高大的樹林,代表人才出眾、能力超群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人才和能力相關的成語,如“出類拔萃”、“才高八斗”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的畫畫技術真是達枿,每次都能畫出美麗的圖畫。
2. 初中生(13-15歲):他在學校的辯論賽中展現出了達枿的口才,贏得了比賽的冠軍。
3. 高中生(16-18歲):他的數學成績非常優秀,可以說是達枿之才。
4. 大學生(19-22歲):他在大學期間參與了很多研究項目,展現出了達枿的科研能力。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他在工作中表現出了達枿的領導才能,得到了公司的高度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