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恭
基本解釋
謂五種仁讓行為。 銀雀山 漢 墓竹簡《孫臏兵法·五名五恭》:“兵有五恭、五暴。何謂五恭?入境而恭,軍失其常。再舉而恭,軍無所糧。三舉而恭,軍失其事。四舉而恭,軍無食。五舉而恭,軍不及事。”參見“ 五暴 ”。
成語(Idiom):五恭(wǔ gōng)
發音(Pronunciation):wǔ gō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對人非常恭敬有禮貌,態度十分恭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五恭是由數字“五”和“恭”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五”表示程度之深,“恭”表示恭敬有禮。五恭形容一個人對待他人非常恭敬,態度十分恭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表達對長輩、上級或重要客人的尊敬和恭敬。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對待他人非常恭敬有禮貌的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五恭成語的具體故事起源尚無明確記載。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數字+恭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長輩總是五恭四敬的。
2. 在面對領導時,我們要表現得五恭四敬。
3. 他對客人非常五恭四敬,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五恭”與“五個恭敬有禮的人”聯想在一起,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尊敬、禮貌相關的成語,如“三令五申”、“恭維”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在學校里,我們要對老師五恭四敬。
2. 初中生:作為學生,我們應該對學長學姐五恭四敬。
3. 高中生:在社會上,我們要對長輩、上級五恭四敬,以展現我們的教養和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