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釋義] (名)五代時,石敬塘勾結契丹,建立后晉,對契丹主自稱兒皇帝。后來泛指投靠外國,取得統治地位的賣國賊。
- [構成] 偏正式:兒(皇帝
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ér huáng dì ㄦˊ ㄏㄨㄤˊ ㄉㄧˋ兒皇帝(兒皇帝)
◎ 兒皇帝 érhuángdì
[boy emperor] 五代時,石敬瑭勾結契丹建立后晉,對契丹主自稱兒皇帝。后來泛指投靠外國,建立傀儡政權的統治者
詞語解釋
ér huáng dì ㄦˊ ㄏㄨㄤˊ ㄉㄧˋ兒皇帝(兒皇帝)
五代 契丹 之制,國君死,在墓旁起屋,謂之明殿,并置學士一人掌答書詔,逢有大慶吊,學士以亡君之名為書,稱新君為兒皇帝。 后晉 石敬瑭 為諂媚 契丹 統治者 耶律德光 ,尊 德光 為父,從 契丹 俗,自稱兒皇帝。見《新五代史·四夷附錄一·契丹》。后比喻傀儡政權的首腦。 柳亞子 《感事二首》之二:“頭銜早錫兒皇帝,末路難為 楚 大夫?!币嗍》Q“ 兒皇 ”。 陳毅 《“七七”五周年感懷》詩:“國中忍見兒皇立,朝內惟謀萁豆炊?!?
成語(Idiom):兒皇帝(ér huáng dì)
發音(Pronunciation):ér huáng d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年幼的皇帝或君主,也用來形容某些人雖然地位高,但是年齡小、經驗不足。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兒皇帝是由“兒”和“皇帝”兩個詞組成的,其中,“兒”指的是年幼的兒童,“皇帝”指的是帝王的稱號。成語的含義是指年幼的皇帝或君主,也用來形容某些人雖然地位高,但是年齡小、經驗不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那些地位高卻年齡小、經驗不足的人,特別是在政治、管理等領域。它也可以用來批評那些權力過大卻不懂事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兒皇帝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真實故事。明朝時期,嘉靖皇帝在位期間,年幼的兒子朱翊鈞被立為太子。然而,由于嘉靖皇帝長時間不親政,朱翊鈞在年幼時就接受了大量的權力,導致他在成為皇帝后無法有效地統治國家,被稱為“兒皇帝”。這個故事被后人用來形容那些地位高卻年齡小、經驗不足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兒皇帝是一個名詞短語,由兩個詞組成,沒有其他修飾成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位年輕的CEO雖然地位高,但是他還是個兒皇帝,缺乏實際經驗。
2. 他雖然是公司的老板,但是他的決策常常像個兒皇帝一樣,沒有考慮周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梢韵胂笠粋€年幼的兒童穿著皇帝的服裝,雖然地位高,但是他的表現卻像個小孩子一樣,不成熟。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關于中國歷史中的兒皇帝的故事,以及其他類似的成語,如“兒童皇帝”、“小皇帝”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雖然是班級的班長,但是他總是像個兒皇帝一樣指揮我們。
2. 初中生:有些政治家在年輕時就開始從政,但是如果他們不努力學習,很容易成為兒皇帝。
3. 高中生:那個年輕的CEO雖然地位高,但是他的管理經驗不足,常常像個兒皇帝一樣做出錯誤的決策。
4. 大學生:在團隊合作中,年輕人要學會尊重和傾聽他人的意見,不要表現得像個兒皇帝一樣獨斷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