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滯
成語(Idiom):守滯
發音(Pronunciation):shǒu z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守在原地不動,無所作為,不積極進取。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守滯是由“守”和“滯”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守指守持、保持,滯指停滯、不動。守滯的含義是指一個人在某個領域或某個階段停滯不前,不愿意積極進取,不思進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守滯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學習、工作、生活等方面缺乏進取心,不肯積極努力,停滯不前的狀態。可以用于批評某人不努力進取、不敢冒險嘗試新事物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守滯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晉書·王彌傳》中。據說,王彌是晉朝時期的一位官員,他懷才不遇,整日過著無所作為的生活。有一天,他的朋友勸他要積極進取,可他卻回答說:“我守著我的職位,不去尋求其他機會,就像一塊滯留在原地的石頭。”從此,人們就用“守滯”來形容一個人沒有進取心,停滯不前。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守滯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動詞“守”和形容詞“滯”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工作上守滯不前,沒有進步的動力。
2. 這個學生守滯在自己的舒適區,不敢嘗試新的挑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守滯與停滯不前的形象聯想在一起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守在原地不動,像一塊滯留在原地的石頭一樣,沒有任何進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進取心、積極進取相關的成語,如“進取心”、“積極進取”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不積極參加課外活動,整天守滯在家里玩電子游戲。
2. 初中生:她守滯在自己的舒適區,不敢嘗試新的學科。
3. 高中生:他守滯在過去的學習方法上,沒有適應新的考試要求。
4. 大學生:他守滯于自己的專業領域,沒有開拓更廣闊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