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撥萬論千
發音(Pronunciation):bō wàn lùn qi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在討論或評價問題時,只從整體上粗略地估計或概括,不仔細準確地分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對問題進行估計或評價時,只從整體上大致估計,不進行詳細分析。它強調了忽略細節和具體情況,只從大局上做判斷。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常用于討論和評價復雜的問題,特別是在時間有限或沒有足夠信息的情況下。它可以用來提醒人們在做決策或評估時要注意不要只看到表面,要深入分析。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項羽本紀》中記載了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當時,項羽與劉邦爭奪天下,有一次項羽在鴻門宴上討論兵力問題。他對自己的軍隊兵力估計非常粗略,只說:“我有萬人之眾。”劉邦則詳細分析了自己的軍隊兵力,說:“我有千人之眾。”這個故事成為了“撥萬論千”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撥萬論千的結構是“撥+萬+論+千”,其中“撥”表示粗略估計, “萬”表示很大的數量, “論”表示討論, “千”表示較小的數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次會議上,我們不能只撥萬論千,要仔細分析問題。
2. 他對這個項目的預算只是撥萬論千,沒有考慮到具體細節。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撥萬論千”與“粗略估計”聯系起來記憶,因為這個成語的意思就是指粗略估計問題。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類似的成語,如“粗中有細”、“馬虎從事”等,可以幫助加深對“撥萬論千”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在考試前只是撥萬論千地說這次考試會很難。
2. 初中生:他對這個問題只是撥萬論千,沒有詳細分析。
3. 高中生:在寫作文時,不能只撥萬論千,要注重細節的描寫。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