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跡
微跡(wēi jì)
發音(Pronunciation):wēi j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微小的痕跡或跡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微跡是指非常微小的痕跡或跡象,幾乎不容易被察覺或發現。它強調了事物微小變化的重要性,有時候微小的跡象也可以暗示著問題的存在或發展趨勢。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
1. 描述細微的變化:他的微笑中透露出微跡,說明他對這個消息并不感到高興。
2. 表達察覺到的跡象:她通過對他微跡的觀察,發現他正在醞釀一場大動作。
3. 形容微小的痕跡:這個古墓里面的微跡讓考古學家們發現了一段歷史。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傳說。相傳,宋代有一位宰相,他非常重視細節,善于觀察微小的跡象。有一次,他在一次宴會上發現了一位賓客的微跡,從而察覺到了他的不良企圖。因此,這個成語就形成了,用來形容察覺到微小痕跡的能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兩個字組成,分別是“微”和“跡”。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留下了微跡,暗示著他對這個計劃并不滿意。
2. 我通過他微跡的變化,預感到他即將離開。
3. 這個案件的突破在于警方發現了兇手的微跡。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
1. 關聯聯想:將微跡與微小的足跡相聯系,想象一個人在沙灘上留下了非常微小的足跡,這樣就能夠記住微跡的含義。
2. 創造故事:編寫一個關于察覺微小跡象的故事,將微跡的概念融入其中,這樣可以更容易記住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查找更多相關成語:了解其他與微跡相關的成語,如微塵不驚、微言大義等,以擴大詞匯的應用范圍。
2. 閱讀相關故事:閱讀關于成語起源的故事,了解更多關于微跡的背景和用法。
3. 練習造句:嘗試用微跡這個成語造句,以加深對其用法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我在花壇里發現了一些微跡,說明有小動物來過。
2. 初中生(14歲):他微跡的變化表明他對這個問題有所了解。
3. 高中生(17歲):通過觀察微跡,我發現了他的真實意圖。
4. 大學生(21歲):她的微跡透露出她對這個決定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