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體
基本解釋
(1).《易》卦上下兩體相互交錯取象而成之新卦,又叫“互卦”。如《觀》為《坤》下《巽》上,取其二至四爻則為《艮》,三至五爻則為《坤》。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隱秀》:“辭生互體有似變爻。” 清 王鳴盛 《蛾術編·說錄二·南北學尚不同》:“若無互體,六十四卦只説六十四事,何以彌綸天地、經緯萬端乎?”
(2).舊體詩修辭手法之一。謂一聯上下兩句文意互相映襯補充。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七:“ 杜少陵 詩云:‘風含翠篠娟娟凈,雨裛紅蕖冉冉香’,上句風中有雨,下句雨中有風,謂之互體。”
互體(hù tǐ)
發音:hù tǐ
基本含義:相互體諒、互相遷就。
詳細解釋:互體是指相互之間體諒、遷就對方,互相包容、理解的意思。這個詞語強調人與人之間要互相尊重、互相關心,以及互相照顧。互體是一種積極的人際關系方式,能夠促進和諧的人際交往。
使用場景:互體常用于教育、家庭、工作等場景中,用于提醒人們在與他人交往時要尊重和理解對方,互相遷就,共同創造和諧的環境。
故事起源:互體一詞最早出現在《孟子·梁惠王上》這篇文章中。孟子在這篇文章中告訴梁惠王,人與人之間應該相互體諒、互相遷就,才能夠建立和諧的社會。
成語結構:互體屬于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動詞“互”和名詞“體”組成。
例句:
1. 作為一名好老師,應該互體學生,關心他們的成長。
2. 在團隊合作中,互體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互相遷就才能夠取得最好的效果。
記憶技巧:可以通過將“互體”拆分為“互”和“體”來記憶。其中,“互”表示相互,互相之間;“體”表示體諒、遷就。因此,互體就是指相互體諒、互相遷就。
延伸學習:了解更多關于人際關系、溝通技巧和團隊合作的知識,可以幫助進一步提升互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應該互體同學,不要欺負別人。
2. 初中生:在班級里,互體是建立友誼的重要一環。
3. 高中生:互體是解決矛盾的關鍵,我們要互相理解。
4. 大學生:在團隊合作中,互體是取得成功的基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