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迭
成語(Idiom):架迭(jià dié)
發音(Pronunciation):jià di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事物的層層疊加,形成高大的堆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架迭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事物層層疊加、堆砌而成的樣子。它常用于描述建筑物、山嶺、書籍等具有層次感的物體。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架迭可以用于形容高樓大廈、山峰疊嶂、書籍豐富等場景。它可以用來形容事物的層次感和龐大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架迭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后漢書·蘇武傳》中。故事中,蘇武被匈奴俘虜,被迫在匈奴的帳篷里放牧羊群。蘇武為了表示自己的忠誠,每天都把羊群堆砌成山峰的形狀,以示對漢朝的思念。后來,架迭一詞就用來形容事物的層疊堆砌。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架迭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高樓大廈林立,架迭成一片壯觀景象。
2. 這座山峰架迭,宛如一條巨龍蜿蜒盤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架迭的發音與“家蝶”進行聯想,將家蝶想象成一種層疊堆砌的樣子,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類似的成語,例如“層巒疊嶂”、“層層疊疊”等,可以進一步豐富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山上的樹木架迭在一起,形成了一個茂密的森林。
2. 初中生(13-15歲):這座城市的高樓大廈架迭成一片美麗的城市景觀。
3. 高中生(16-18歲):這本書的內容架迭豐富,涵蓋了各個領域的知識。
4. 大學生及以上:這個項目的任務架迭復雜,需要我們合理分配資源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