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儀
基本解釋
庭訓和儀范。 唐 權德輿 《唐故使持節郴州諸軍事權知郴州刺史賜緋魚袋李君墓志銘序》:“嗣子 盧氏 縣尉 操 、次子前明經 掖 、支子某等,皆以《孝經》而承訓義?!?/p>
成語(Idiom):訓儀
發音(Pronunciation):xùn y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糾正錯誤、規范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訓儀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訓”意為糾正、教導,而“儀”則指禮儀、規范。訓儀的基本含義是糾正錯誤、規范行為,教導他人遵守規范和禮儀。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訓儀常用于描述教育、培訓或糾正行為的場景。它可以用來表達教育者對學生的期望,也可以用來提醒他人遵守規范和禮儀,使社會秩序更加和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訓儀的故事起源于《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中的一個故事。故事中,孫通是劉備的重要謀士,他非常注重禮儀和規范行為。有一次,劉備的兒子劉禪違反了禮儀,孫通對他進行了嚴肅的批評和教導,希望他能糾正錯誤。這個故事成為了訓儀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訓儀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訓”作動詞,意為教導、糾正,而“儀”作名詞,意為禮儀、規范。兩個字結合起來,表示糾正錯誤、規范行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老師對學生進行訓儀,希望他們能夠遵守校規校紀。
2. 這個組織舉辦了一次訓儀活動,旨在提高成員的規范意識和禮儀修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成語訓儀??梢韵胂笠粋€教師在課堂上糾正學生的錯誤,教導他們遵守規范和禮儀的場景。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若想進一步學習有關禮儀和規范的知識,可以閱讀相關的書籍或參加相關的培訓課程。另外,也可以學習其他與教育和糾正行為相關的成語,如“教導有方”、“諄諄教誨”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經常訓儀我們,讓我們知道要遵守校規。
2. 初中生:班主任嚴格要求我們訓儀,不準遲到早退。
3. 高中生:學校組織了一次訓儀活動,提醒同學們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4. 大學生:在大學里,訓儀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環節之一。
希望這份學習指南能夠幫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成語“訓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