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漢門洞
發音(Pronunciation):hàn mén dò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思想境界開闊,見識廣博,學識淵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漢門洞源自《漢書·藝文志》中的記載,漢代宰相董仲舒曾經說過:“以夫子之道,得天下者,固不多矣。所以然者,道之難也。昔者漢文帝時,董仲舒以為天下之人,孔子之道,見者不多,及至今日,以為孔子之道,見者不少,而得者尚少也。誠以孔子之道,不可以言傳也。”這段話意味著董仲舒認為孔子的學問不是那么容易理解和傳承的。后來,人們將這句話中的“漢門洞”作為成語,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學問廣博,見識開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學問深厚,見識廣博。可以用于贊美有學識的人,也可以用來自嘲自己學問淺薄。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門洞的故事起源于漢代董仲舒對孔子學問的評價,后來被引申為一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動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學問真是漢門洞,無所不知。
2. 雖然我學識有限,但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夠成為一個漢門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漢門洞”與學問廣博的形象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的思想境界開闊,像一個大門一樣敞開,吸收各種知識。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董仲舒的思想和貢獻,以及中國古代知識傳承的歷史。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的學問真是漢門洞,每次上課都能給我們講很多有趣的知識。
2. 初中生:我爺爺是一個漢門洞,他經常給我講古代歷史和文化。
3. 高中生:他的學問太深了,簡直是個漢門洞,我們都很佩服他的見識。
4. 大學生:雖然我還只是個學生,但我希望將來能成為一個漢門洞,為社會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