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筒
基本解釋
◎ 號筒 hàotǒng
[bugle] 早期軍隊號令用的管狀樂器,口粗管細,由最初的竹木材料發展為銅質
英文翻譯
1.horn
詳細解釋
(1).舊時軍中用以傳令的筒狀樂器,初以竹木為之,后用銅制。 老舍 《趙子曰》第六:“ 雍和宮 的號筒,時時隨著北風吹來。”
(2).比喻宣傳工具,喉舌。 瞿秋白 《亂彈·狗樣的英雄》:“一點不錯!你們是紳商地主高利貸資產階級的殺人的號筒……你們這些號筒,想號召民眾來幫助軍閥混戰。” 蕭乾 《我愛新聞工作》:“只有當一個記者肯給他當號筒時才受到那種禮遇。”
成語(Idiom):號筒(hào tǒng)
發音(Pronunciation):hào tǒ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號角或號子,比喻傳達信息或號召人們共同行動的工具或方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號筒是古代軍隊中用來傳達命令的工具,也可以用來號召人們集結或行動。在現代漢語中,“號筒”成語的含義擴展為一種傳達信息或號召人們共同行動的方式或工具。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某種方式或工具可以有效地傳達信息或號召人們行動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一種高效的組織、傳媒或傳播方式。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號筒”的故事起源并不明確。這個成語的起源可能與古代軍隊中使用號筒傳達命令有關。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由“號”和“筒”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像是一支號筒,激勵了大家積極行動起來。
2. 這家公司的廣告部門就像是一個號筒,能夠迅速傳達信息并吸引更多客戶。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號筒”想象成一個傳達信息或號召人們行動的工具,用來形容一種高效的組織或傳播方式。可以通過與軍隊中使用號筒傳達命令的場景聯想,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傳達信息、組織協調相關的成語,如“號令如山”、“指揮若定”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在課堂上就像是一個號筒,告訴我們要安靜聽講。
2. 初中生:學校的廣播系統就像是一個號筒,能夠及時通知我們重要的信息。
3. 高中生:社團的負責人就像是一個號筒,能夠組織大家一起參加各種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