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瑟
基本解釋
“ 毛瑟槍 ”的省稱。 清 胡燏棻 《上變法自強條陳疏》:“就近年新製而論,步槍以曼里夏毛瑟小口徑為佳。”
成語(Idiom):毛瑟(máo sè)
發(fā)音(Pronunciation):máo s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心思、意圖、動作等猶如毛瑟槍一樣快速、敏捷、靈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毛瑟是一種德國生產(chǎn)的沖鋒槍,以其快速射擊和靈活機動而聞名。成語“毛瑟”借用了這個槍支的特點,用來形容人的思維、意圖、動作等敏捷、迅速、靈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一個人思維敏捷、反應迅速、行動靈活的情況。常用于贊美某人的機智、聰明才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毛瑟”最早出現(xiàn)在明代羅貫中所著的小說《三國演義》中。小說中,關(guān)羽在長坂坡與曹軍作戰(zhàn)時,曹軍將領(lǐng)于禁使用毛瑟槍瞄準關(guān)羽。關(guān)羽察覺到危險,立即閃避,避免了被擊中。后來,人們用“毛瑟”來形容關(guān)羽機智敏捷的行動。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反應真是毛瑟,一下子就躲開了那個球。
2. 她的思維像毛瑟一樣靈活,總能想到最好的解決辦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lián)想關(guān)羽在《三國演義》中的故事,想象關(guān)羽機智地閃避毛瑟槍的情景,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guān)于關(guān)羽的故事,以及毛瑟槍的歷史和特點,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成語“毛瑟”的用法和意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年齡 8-10 歲):他的反應真是毛瑟,像閃電一樣快。
2. 初中生(年齡 11-14 歲):她的思維像毛瑟一樣靈活,總能迅速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3. 高中生(年齡 15-18 歲):他的行動真是毛瑟,總是能在關(guān)鍵時刻做出正確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