豕韋
成語(Idiom):豕韋(shǐ wéi)
發(fā)音(Pronunciation):shǐ wé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或事物的樣子、外貌丑陋、不堪入目。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豕韋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豕”指豬,“韋”指破爛、腐朽的皮革。合在一起表示人或事物的外貌丑陋、不堪入目。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人的相貌丑陋,或者形容事物的外觀破舊不堪。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用于文學作品或口語表達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淮南子·人間訓》。相傳古代有一個人叫豕韋,他的相貌非常丑陋,讓人難以忍受。后來,人們就用他的名字來形容其他人或事物的丑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豕韋是一個名詞性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動詞或形容詞修飾。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長得像豕韋一樣,讓人看了都覺得難受。
2. 這座廢棄的建筑物已經變得豕韋不堪。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豕韋”與“丑陋”聯(lián)系起來,因為豕韋指的就是丑陋的樣子。可以想象一個破爛的豬皮,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與外貌或丑陋相關的成語,如“丑態(tài)百出”、“丑陋不堪”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他的臉長得像豕韋一樣難看。
2. 初中生(13-15歲):這個地方真是豕韋一般的丑陋。
3. 高中生(16-18歲):她的妝容讓她看起來像豕韋一樣不堪入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