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驚魂落魄
發音(Pronunciation):jīng hún luò p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非常恐懼、驚慌失措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人受到極大的驚嚇或遭遇極其危險的情況下,心神失守,精神崩潰,無法自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遭遇突發事件或巨大危險時人們的驚恐和無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傳,這個成語的故事源自唐代大詩人杜牧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之一,其中有一句詩:“驚魂落魄已無依”,形容主人公在深夜中突然聽到了異響,感到非常恐懼。后來,這句詩被引申為成語,用來形容人們在遭遇驚嚇時的恐慌和無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驚魂(心神受到巨大驚嚇)+ 落魄(精神崩潰,無法自持)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聽到爆炸聲時,整個人都驚魂落魄,不知所措。
2. 那位旅客在飛機突然遇到氣流顛簸的時候,驚魂落魄,大聲呼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將“驚魂落魄”與緊張、恐懼、無助的情緒聯系起來,可以想象自己在遭遇危險時的心理狀態,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恐懼、驚恐相關的成語,如“心驚膽戰”、“驚弓之鳥”等,擴展自己的詞匯量和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當我看到蜘蛛突然爬到我的手臂上時,我驚魂落魄地尖叫了起來。
2. 初中生:聽到突然的火警警報聲,同學們驚魂落魄地沖出教室。
3. 高中生:經歷地震后,整個城市陷入了一片驚魂落魄的恐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