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懷
成語(Idiom):耿懷
發音(Pronunciation):gěng huá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心胸豁達,不受外物干擾的寬宏胸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耿懷形容一個人的心胸寬廣,能夠超脫世俗的眼光和利益的干擾,保持內心的寧靜和豁達。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胸懷寬廣,思想高尚,不受小利小失的干擾,能夠保持內心的平靜和冷靜。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論語·子罕第四》中有一則故事,孔子的弟子子罕對孔子說:“子貢曰:‘愿有一言,可以終身行之?!唬骸尤绮蛔?,其何字之?”孔子回答:“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子罕聞后,非常受教,便用“耿懷”來形容孔子的寬宏胸懷。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別人的批評總是能夠耿懷大度,從不計較個人的得失。
2. 他耿懷的胸懷讓他在困境中依然保持樂觀和積極的態度。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把“耿懷”拆分為兩個部分記憶,其中“耿”可以聯想為“耿直”,表示一個人的心胸寬廣、正直;而“懷”可以聯想為“懷抱”,表示一個人能夠包容和接納他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寬宏胸懷相關的成語,如“海納百川”、“心胸開闊”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10歲):老師教我們要有耿懷的心態,不要計較小事情。
2. 初中生(14歲):我希望能夠擁有耿懷的胸懷,不受外界的干擾,保持內心的平靜。
3. 高中生(17歲):在面對挫折和困難時,我們應該耿懷寬廣的胸懷,勇敢面對并積極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