溱洧
成語(Idiom):溱洧
發音(Pronunciation):zhēn w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水流湍急、洶涌澎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溱洧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溱”指水流湍急,洶涌澎湃,而“洧”則指水流的聲音。合在一起,溱洧形容的是水流湍急、洶涌澎湃的景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溱洧常用于形容河流、江河、瀑布等水體的聲勢浩大,氣勢磅礴的情景。也可以用來形容氣勢猛烈的洪水、暴雨等自然災害。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溱洧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漢書·王莽傳》中,原文是“溱洧澤中”,形容澤中水流湍急,聲勢浩大。后來,這個詞被引申為形容任何水流湍急的情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溱洧是一個形容詞性的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雨下得那么大,整個街道都變成了溱洧之勢。
2. 江水溱洧,奔騰而下,宛如一條銀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溱洧”與“水流湍急”、“洶涌澎湃”的意思聯系起來,想象一條巨大的河流水勢洶涌,發出雷鳴般的聲音,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水有關的成語,如“波瀾壯闊”、“滔滔不絕”等,可以加深對水流景象的形容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站在高山上,遠遠望去,只見山下的河水溱洧,聲勢非常壯觀。
2. 初中生(13-15歲):暴雨過后,整個城市的街道都變成了溱洧之勢,車輛無法通行。
3. 高中生(16-18歲):他的演講像一股溱洧的洪流,激蕩著人們的心靈,讓人難以忘懷。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全面了解和記憶“溱洧”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