憫護
成語(Idiom):憫護(mǐn hù)
發音(Pronunciation):mǐn h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憫護指憐憫和關心保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憫護是由“憫”和“護”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憫”表示憐憫、同情,指對他人的困苦、不幸表示同情和憂慮;“護”表示保護、照顧,指對他人給予關心、幫助和保護。憫護的含義是指對他人的困苦和不幸表示同情,積極采取行動去關心、幫助和保護他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憫護常用于描述一個人對他人的困苦、不幸表示同情和關心,并采取實際行動去幫助和保護他人的情景。可以用于表達人們對弱者的關懷,對社會弱勢群體的關注,以及對他人的照顧和幫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記載了一個關于孟子的故事,他曾經勸說齊國君主悼公,要憫護百姓,關心他們的生活。孟子告訴悼公:“人主憫其人,人臣憫其身;人主憫其身,人臣憫其親;人主憫其親,人臣憫其家;人主憫其家,人臣憫其鄉;人主憫其鄉,人臣憫其國。”意思是說,如果一個君主能夠關心和保護自己的人民,人民也會對君主忠誠和關心。這個故事傳承下來,成為了憫護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憫護是一個動賓短語,由“憫”和“護”兩個漢字組成。其中,“憫”為動詞,表示憐憫、同情;“護”為動詞,表示保護、照顧。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經常憫護那些貧困的孩子,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他們。
2. 作為一名醫生,他對患者總是充滿憫護之情,盡力為他們提供最好的醫療服務。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憫”和“護”兩個字分別與“同情”和“保護”這兩個詞聯系起來進行記憶。憫護的意思是同情和保護他人,通過將這兩個含義與成語的發音和字形聯系起來,可以更容易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憫護相關的成語,如悲憫、憐憫、同情憐憫等,來擴展對這一主題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學會憫護動物,不要傷害它們。
2. 初中生:作為一名學生,我們應該憫護身邊的同學,共同創造一個和諧的學習環境。
3. 高中生:人們應該憫護社會上的弱勢群體,為他們爭取更多的權益。
4. 大學生: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應該憫護自己的身體和心理健康,不要過度壓力和消耗自己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