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晨兢夕厲
發音(Pronunciation):chén jīng xī l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晨兢夕厲形容人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年之計在于春,要時刻保持警覺,勤奮努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晨兢夕厲是一個四個字的成語,晨指清晨,兢指恐懼,夕指傍晚,厲指嚴肅。這個成語的含義是指人們要時刻保持警惕,勤奮努力,不放松對自己的要求,以便取得成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晨兢夕厲常用于形容人們工作學習時勤奮努力,不懈怠的狀態。可以用來鼓勵自己或他人要時刻保持警覺,不斷努力,不被外界干擾所影響。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晨兢夕厲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孟子·梁惠王上》一書中。故事中,孟子告訴梁惠王,一個好國王應該像太陽一樣,早上升起時就有光芒,晚上落下時還有余輝。這就是說,一個好國王應該早起早行,晚睡晚休,時刻保持警覺和勤奮努力的狀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晨兢夕厲是一個由四個漢字組成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每天都晨兢夕厲地工作,終于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2. 老師常常告誡我們要晨兢夕厲,努力學習。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晨兢夕厲拆分為兩個部分來記憶,晨兢表示早晨要保持警惕,夕厲表示傍晚要嚴肅對待。同時,可以想象一個人在早晨起床時充滿活力,傍晚則變得認真嚴肅,這樣能夠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勤奮努力相關的成語,如“勤能補拙”、“三心二意”等,可以幫助加深對晨兢夕厲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像晨兢夕厲一樣,每天都認真完成作業。
2. 初中生:考試快到了,我要晨兢夕厲地復習,爭取取得好成績。
3. 高中生:高考要到了,我要晨兢夕厲地備考,爭取進入理想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