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陋
成語(Idiom):時陋(shí lòu)
發音(Pronunciation):shí lò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時代陋俗,形容社會風氣不好,道德水平低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時陋是由“時”和“陋”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時指的是時代,陋指的是粗俗、低下。這個成語形容社會風氣不好,道德水平低下,人們的行為舉止粗鄙、低級。它是對當時社會風氣的批評和警示,也是對人們應該追求美好品質的教導。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描述社會風氣不好、道德水平低下的情況。可以用來批評某個時代的社會現象,或者形容某個地方或群體的行為不文明、粗鄙。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襄公二十五年》記載了一個故事,故事中描述了一個時代陋俗的場景。在春秋時期的齊國,人們的行為舉止越來越粗俗,不講禮貌,道德水平低下。這個故事成為了后來成語“時陋”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時陋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時代的社會風氣真是時陋,人們的道德水平越來越低了。
2. 我們應該努力改變時陋的社會風氣,追求高尚的品德。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時陋”拆分為“時”和“陋”兩個字記憶。時代陋俗,道德低下,形容社會風氣不好。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春秋時期的社會背景,了解當時的道德觀念和社會風氣,從中反思現代社會的發展和道德建設。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個時代的社會風氣真的很時陋,我們應該努力做一個有素質的人。
2. 初中生:現在的社會風氣真的很差,很多人都不講道德,真是太時陋了。
3. 高中生:社會上很多不文明現象表明了時陋的社會風氣,我們應該積極參與道德建設,努力改變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