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宰
基本解釋
丞相。《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元宰比肩於 尚父 ,中鉉繼踵於《周南》。” 李善 注:“元宰,冢宰也。”《晉書·王導傳贊》:“實賴元宰,固懷匪石之心;潛運忠謨,竟翦吞沙之寇。”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錄》卷上:“ 天禧 中,宰相 丁晉公 始為使; 天圣 三年,又以宰相 王冀公 為使。自后元宰繼領之。”《續資治通鑒·宋太宗端拱元年》:“﹝ 翟穎 ﹞于是擊登聞鼓,訟 昉 身任元宰,屬北方多警,不憂邊思職,但賦詩飲酒并置女樂等事。”
成語(Idiom):元宰
發音(Pronunciation):yuán zǎ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宰相,比喻國家的最高權力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元宰是由兩個漢字組成,元指首要的、最高的,宰指宰相。元宰一詞起源于古代中國,用來形容掌握國家最高權力的宰相。宰相是古代中國的最高官員之一,負責管理國家事務,擁有極高的權力和地位。因此,元宰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擁有最高權力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元宰這個成語可以用于描述掌握某個組織、團體或國家的最高權力者。比如,可以說某位企業的總裁是這家公司的元宰,意思是他擁有最高的權力和決策權。又比如,可以說某位國家的總統是這個國家的元宰,表示他是國家的最高領導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元宰一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官制。古代中國的官制中,宰相是最高的官職之一,負責國家的決策和管理。元宰一詞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宋朝,當時宰相的地位非常崇高,被視為國家的元首。因此,元宰這個成語就是用來形容宰相這個最高權力者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元宰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其中“元”和“宰”分別表示首要的、最高的和宰相。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這家公司的元宰,擁有最高的權力和決策權。
2. 這位總統是這個國家的元宰,負責國家的決策和管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元宰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國家的最高領導者站在宰相的位置上,擁有最高的權力和地位。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中國古代的官制和歷史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宰相的職責和地位在中國歷史中的演變。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爸爸是我們家的元宰,他決定我們家的一切事情。
2. 初中生:校長是學校的元宰,他負責管理學校的日常事務。
3. 高中生:國家主席是國家的元宰,他領導整個國家的發展和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