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滿目瘡痍
發音(Pronunciation):mǎn mù chuāng y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景象悲慘,到處都是傷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戰爭或災害后的景象十分凄慘,到處都是傷痕和破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戰亂、自然災害等造成的場景悲慘,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地方或者事物遭受重大損害。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僖公二十二年》中有一句“吾聞之,一人之心,道焉存焉亡,一國之政,道焉存焉亡。故道以存治,道以存亡。”其中“滿目瘡痍”這個成語的原型就出自這句話。后來,這個成語逐漸被廣泛使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前兩個字是形容詞,后兩個字是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戰場上滿目瘡痍,到處都是破碎的房屋和尸體。
2. 地震過后,整個城市變成了滿目瘡痍,人們無家可歸。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滿目瘡痍”拆分成兩部分記憶。首先,記住“滿目”意為“到處都是”,然后記住“瘡痍”意為“傷痕和破壞”。通過拆分記憶,可以更容易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悲慘景象相關的成語,如“狼藉”、“鴉雀無聲”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戰爭結束后,那個國家的城市變成了滿目瘡痍。
2. 初中生(14歲):地震過后,整個城市都變得滿目瘡痍,人們無家可歸。
3. 高中生(17歲):這個小鎮經歷了一場大火,現在到處都是滿目瘡痍,需要重建。
4. 大學生(20歲):那個國家的經濟危機導致了社會的滿目瘡痍,人民生活困難。
希望以上的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滿目瘡痍”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