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道貌凜然(dào mào lǐn rán)
發音(Pronunciation):dào mào lǐn r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態度莊重,舉止端正,給人以肅然起敬的感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道,指道德;貌,指外表;凜然,指莊重、嚴肅。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充滿了莊重和嚴肅的氣質,給人以敬畏之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來形容人的儀態和舉止莊重,適用于各種場合。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重要場合中的表現,或者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后漢書·王充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王充是東漢末年的一位著名學者,他的學問很有聲望,但他的相貌卻很丑陋。有一次,王充去拜訪一位官員,官員見到他的時候非常驚訝,因為王充的相貌與他的學問相差太遠。但是當王充開始說話時,他的言辭卻非常莊重嚴肅,給人一種敬畏之感。從那以后,人們開始用“道貌凜然”來形容一個人的言行舉止莊重,不以貌取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三個詞組成,分別是“道”、“貌”和“凜然”。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身穿正裝,道貌凜然地站在講臺上,給學生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在領導面前,他總是道貌凜然,言辭謙和,不敢有絲毫怠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道貌凜然”與一個莊重嚴肅的人形象聯系起來,想象他的儀態和舉止,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道貌凜然”意義相近的成語,如“儀表堂堂”、“莊重肅穆”等,進一步豐富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上課時,他總是道貌凜然地坐在第一排。
2. 初中生:班長在班會上發言時,他的態度總是道貌凜然,非常有說服力。
3. 高中生:學校舉行的頒獎典禮上,獲獎學生們都道貌凜然地上臺領獎,非常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