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皰
成語(Idiom):起皰
發(fā)音(Pronunciation):qǐ pá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疾病或傷口產(chǎn)生水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起皰是一個形容詞,用來描述疾病或傷口出現(xiàn)水泡的情況。它可以用來形容皮膚疾病、燒傷、燙傷等情況下皮膚表面出現(xiàn)的水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起皰這個成語主要用于描述疾病或傷口產(chǎn)生水泡的情況。它可以用在醫(yī)學、健康、傷害等相關領域的討論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起皰這個成語的起源并沒有明確的故事。它是根據(jù)漢字的意思組合而成,形容皮膚疾病或傷口產(chǎn)生水泡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起皰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起”和“皰”。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手被燙傷了,皮膚起皰,非常疼痛。
2. 這種疾病會導致皮膚起皰,需要及時治療。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皮膚疾病或傷口產(chǎn)生水泡的情況聯(lián)系起來記憶起皰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起皰相關的醫(yī)學知識,了解不同類型的皮膚疾病和傷口處理方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我被蚊子咬了好多次,腿上都起皰了。
2. 初中生(13-15歲):他被燙傷后,手上起了很多皰。
3. 高中生(16-18歲):她患了一種皮膚病,臉上起了很多皰。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記憶起皰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