捆縛
成語(Idiom):捆縛(kǔn fù)
發(fā)音(Pronunciation):kun-f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束縛、限制、禁錮。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捆縛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人或事物受到束縛、限制、禁錮的狀態(tài)。它通常用來描述一個人或物體被繩索、束縛或其他方式束縛住,無法自由行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捆縛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一個人或事物受到外界的限制,無法自由發(fā)展。它可以用來描述一個人受到社會、家庭、工作等方面的約束,無法追求自己的夢想或發(fā)揮自己的才能。此外,捆縛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物體被束縛住,無法自由移動或發(fā)揮作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捆縛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有很多版本。其中一種版本是關于戰(zhàn)國時期的故事。相傳,楚國有一個叫石田的人,他非常聰明而且勇敢。有一天,石田被敵人捉住,并被捆綁在一棵樹上。然而,石田并沒有被束縛住,而是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逃脫了束縛。后來,人們就用“捆縛”來形容一個人或事物受到限制,無法自由行動的狀態(tài)。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捆縛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別是“捆”和“縛”。其中,“捆”是動詞,表示用繩索、束縛等方式把人或物體束縛起來;“縛”是動詞,表示用繩索等物體束縛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才能被家庭的傳統(tǒng)觀念所捆縛。
2. 這個項目的發(fā)展受到了資金的捆縛。
3. 學生們應該努力學習,不要被自己的過去所捆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捆縛”與“繩索”或“束縛”聯(lián)系在一起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被用繩索捆綁住,無法自由行動,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研究與捆縛相關的成語,如“束縛手腳”、“拘束自己”等。這些成語都與捆縛、限制有關,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個主題。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我感到很捆縛,因為我每天都要做很多作業(yè)。
2. 初中生(13-15歲):她的夢想受到了學業(yè)的捆縛,無法去追求自己的興趣。
3. 高中生(16-18歲):社會的壓力讓他感到很捆縛,無法自由選擇自己的未來道路。
4. 大學生(19-22歲):學業(yè)的壓力和家庭的期望讓他感到很捆縛,無法追求自己的夢想。
5. 成年人(23歲以上):工作的束縛讓他感到很捆縛,無法有更多的時間和家人相處。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成語“捆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