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臂
基本解釋
比喻微不足道之物。 唐 皎然 《禪思》詩:“傷哉 子桑扈 ,蟲臂徒虛言。” 宋 陸游 《行年》詩:“吾生一蟲臂,世路幾羊腸。” 清 姚鼐 《寄仲孚應宿》詩:“蟲臂觀生非有象,馬肝持論故無親。”參見“ 蟲臂鼠肝 ”。
成語(Idiom):蟲臂(chóng bì)
發音(Pronunciation):chóng b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力量微小,無法達到預期效果。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蟲臂是由“蟲”和“臂”兩個字組成的成語。蟲指的是昆蟲,臂指的是手臂。蟲臂的意思是比喻力量微小,無法達到預期效果。這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一個蟲子的臂膀,雖然蟲子很努力地揮動著臂膀,但因為力量太小,無法產生什么實際的效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蟲臂常用于形容個人或團體力量微弱,無法對抗強大的對手或解決復雜問題的情況。它可以用來批評那些只有表面上的努力,但實際上無法產生實質性影響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蟲臂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漢書·楊震傳》中。據記載,楊震是西漢末年的一位名將,他曾經在與匈奴作戰中,率領著一支微弱的軍隊。當時,楊震的軍隊雖然人數很少,但他們非常勇敢,且戰斗力強大。后來,有人對楊震的軍隊進行了貶低,說他們只是蟲子的臂膀,力量微小。楊震聽到這個評價后,非常憤怒,因為他知道自己的軍隊并不是力量微小,而是能夠對抗強敵的。于是,他把這個評價當成侮辱,對那些嘲笑他的人進行了嚴厲的指責。從此以后,蟲臂成為了形容力量微小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蟲臂是一個名詞性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努力就像是蟲臂一樣微不足道。
2. 這支球隊的實力太差了,簡直就是蟲臂。
3. 面對強大的對手,我們不能只是蟲臂,要有足夠的實力和策略。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一個蟲子揮動著微小的臂膀,但卻無法產生實際效果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可以將這個形象與成語的含義聯系起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相關的成語,如“力不從心”、“以卵擊石”等,可以幫助擴展詞匯量和理解成語的用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雖然是個小學生,但我不想成為蟲臂,我要努力學習,變得更強大。
2. 初中生:面對考試的壓力,我感到有些蟲臂,但我知道只要努力,就能取得好成績。
3. 高中生:我參加了學校的演講比賽,雖然緊張,但我不想讓自己變成蟲臂,所以我要充分準備,爭取取得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