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鬻
成語(Idiom):盜鬻
發音(Pronunciation):dào y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盜竊并兜售財物,用來形容行為卑劣、不道德的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盜鬻是由“盜”和“鬻”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盜”指的是偷竊、搶劫,而“鬻”指的是兜售、賣出。盜鬻的意思是指盜竊他人財物后再兜售出去,形容行為卑劣、不道德。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盜鬻通常用來形容那些不擇手段、以非法手段獲取財物并進行交易的行為。可以用于批評那些以不正當手段謀取私利的人,或者形容某種違法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盜鬻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周易·系辭上》中。據說,在古代,有一位名叫孟子的大盜,他專門竊取他人財物,并將其兜售出去。由于他的行為卑劣,最終被抓住并受到了應有的懲罰。后來,人們就用“盜鬻”來形容那些行為不端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以盜鬻為生,最終落得了個被抓進監獄的下場。
2. 這個商人不僅利用假冒偽劣產品盜鬻,還欺騙了很多消費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盜鬻”拆分為“盜”和“鬻”。可以想象一個小偷偷竊了財物后,又去兜售,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了解相關的法律法規,深入了解盜竊和兜售行為的危害性和不法性。還可以學習相關成語,如“偷天換日”、“欺世盜名”等,來擴展對這類行為的認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小明偷了同學的鉛筆盒,然后賣給了別人,他真是個盜鬻的人。
初中生:這個小偷不僅偷竊別人的財物,還把偷來的東西盜鬻出去。
高中生:他利用互聯網平臺進行盜鬻活動,非法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