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èr dì sān wáng ㄦˋ ㄉㄧˋ ㄙㄢ ㄨㄤˊ二帝三王
指 唐堯 、 虞舜 、 夏禹 、 商湯 、 周文王 (或 周武王 )。《文選·揚雄<羽獵賦>》:“昔在二帝三王,宮館臺榭……財足以奉郊廟,御賓客,充庖廚而已。” 李善 注引 應劭 曰:“ 堯 、 舜 、 夏 、 殷 、 周 也。” 唐 韓愈 《董公行狀》:“所奏於上前者,皆二帝三王之道。”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書》:“夫二帝三王,相去蓋千有餘載,一治一亂,其盛衰之時具矣。” 胡適 《費氏父子的學說》:“二帝三王皆以事業為道德,典謨訓誥記録彰明。”
成語(Idiom):二帝三王
發音(Pronunciation):èr dì sān w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歷史上的兩位帝王和三位王朝,代表著非凡的統治權力和威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二帝指秦始皇和漢武帝,三王指西漢的王莽、東漢的劉秀、劉備。這五位統治者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力。二帝三王成語表達了對他們在政治、軍事和文化方面的成就的贊美和敬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有非凡才能和統治力的人物,也可以用于形容某個時期出現的杰出人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二帝指的是秦始皇和漢武帝,他們是中國歷史上非常有影響力的兩位帝王。三王指的是西漢末年的王莽、東漢的劉秀和劉備,他們在動蕩的時代中崛起并建立了自己的王朝。二帝三王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楊慎《太學正音譜》中,用來形容這五位統治者的卓越成就。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二帝三王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語法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秦始皇和漢武帝都是二帝三王中的重要人物。
2. 這位年輕的領導者展現出了二帝三王的統治力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二帝三王”與中國歷史中的重要統治者聯系起來,例如秦始皇、漢武帝、王莽、劉秀和劉備,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秦始皇、漢武帝、王莽、劉秀和劉備的歷史背景和成就,可以進一步加深對二帝三王這個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秦始皇和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的二帝三王。
2. 初中生:我們學習了二帝三王的歷史,他們都是偉大的統治者。
3. 高中生:二帝三王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深遠的影響,他們的統治力量是不可忽視的。
4. 大學生:通過學習二帝三王的歷史,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國古代的政治和文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