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舉鼎拔山
發音(Pronunciation):jǔ dǐng bá sh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力量大,勇往直前,能夠克服困難,完成艱巨的任務。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舉鼎,指舉起一個重物;拔山,指移動大山。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指一個人或團隊具有堅強的意志和強大的力量,能夠克服困難,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任務。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或團隊在面臨困難時,勇往直前,毫不退縮,以及在完成艱巨任務時展現出的堅韌和毅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傳說,古代有一位名叫愚公的老人,他住在山腳下,但是山太高擋住了陽光,影響了他們的生活。于是,愚公決定用自己的力量移動山脈,以便陽光能夠照射到他們的家里。雖然有人嘲笑他的愚蠢,但是愚公堅持不懈,舉起鼎錘,拔起山石,最終成功地將山脈移動了一些距離。這個故事成為了“舉鼎拔山”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團隊的精神就像是舉鼎拔山一樣,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能堅持下去。
2. 她的毅力就像是舉鼎拔山,不管遇到多大的挑戰都能夠克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愚公移山的故事,想象自己在面對困難時,像愚公一樣堅持不懈,舉起鼎錘,拔起山石,完成艱巨的任務。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力挽狂瀾”、“百折不撓”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像愚公一樣,勇往直前,舉鼎拔山,完成我的作業。
2. 初中生:面對高考的壓力,我們要有舉鼎拔山的精神,努力學習,取得好成績。
3. 高中生: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我們要有舉鼎拔山的毅力,克服困難,實現自己的目標。
4. 大學生:創業就像是舉鼎拔山一樣,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和不畏困難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