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問
基本解釋
◎ 存問 cúnwèn
[express regards and concern for] 慰問
存問長輩
近義詞
詳細解釋
(1).慰問;慰勞。多指尊對卑,上對下。《史記·高祖本紀》:“病愈,西入關,至 櫟陽 ,存問父老。” 唐 鄭棨 《開天傳信記》:“路之父老負擔壺漿,遠近迎謁,上皆親加存問,受其獻饋。” 宋 李綱 《論唐三宗禮遇大臣》:“ 光弼 畏禍不敢入朝, 代宗 猶輦致其母,存問甚渥。”《清史稿·穆宗紀》:“傳旨存問疫疾將士。”
(2).問候;探望。通常帶有客氣的意思。 唐 張籍 《答劉競》詩:“昨日街西相近住,每來存問老夫身。” 元 無名氏 《快活三過朝天子四換頭·憶別》套曲:“新痕,舊痕,淚滴盡愁難盡,今宵鴛帳睡怎穩?口兒念心兒印,獨上粧樓,無人存問,見花梢月半輪。”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仇大娘》:“又因道遠,遂數載不一存問。” 魯迅 《書信集·致李秉中》:“頃奉到十八日惠函,同時亦得家母來書,知蒙存問,且貺佳品,不勝感謝。”
成語(Idiom):存問
發音(Pronunciation):cún wè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存問是一個古代漢語成語,意思是儲存問題。它指的是把有關問題或疑問儲存在心中,等待合適的時機再加以解決或探討。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存問的意思可以理解為“儲存問題”或“保留疑問”。這個成語強調了探索和思考的重要性,以及在適當的時機提出問題或解決疑問的重要性。它提醒人們在面對問題時要保持耐心和深思熟慮,不要輕易做出決定或得出結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存問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在面對問題或疑慮時能夠保持沉默、觀察和思考。它可以用于描述一個人的智慧和謹慎,也可以用于教育和鼓勵他人在面對困難時保持冷靜和思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存問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莊子·秋水》一章中。莊子是中國古代哲學家,他在這個故事中講述了一個人在水中捕魚的故事。這個人非常有耐心,他不急于做出行動,而是等待魚兒自己游過來。莊子通過這個故事告訴人們,有時候在面對問題時,我們應該保持冷靜和耐心,儲存問題并等待合適的時機解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存問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存”表示儲存或保留,“問”表示問題或疑慮。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能夠在關鍵時刻存問,不輕易做出決定。
2. 我們應該學會存問,而不是盲目地跟隨他人的意見。
3. 在面對困難時,存問是很重要的,因為它能夠幫助我們找到最好的解決方案。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想要記住存問這個成語,可以將“存”字理解為儲存或保留,將“問”字理解為問題或疑慮。可以通過想象自己將問題放入一個儲物柜中,等待合適的時機再取出來解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存問這個成語的故事和相關的文化背景,可以閱讀莊子的《秋水》一章,或者查閱相關的中國文化和哲學書籍。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告訴我們在遇到問題時要存問,不要急著找答案。
2. 初中生:我在學習數學時經常存問,這樣能夠幫助我更好地理解知識。
3. 高中生:在面對人生選擇時,我會存問自己的興趣和目標,以便做出正確的決策。
4. 大學生:在進行科研項目時,我們經常會存問一些關鍵問題,以確保研究的準確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