觝觸
成語(Idiom):觝觸(dǐ chù)
發(fā)音(Pronunciation):dǐ ch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觸動、觸犯。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觝觸是一個用于形容觸動、觸犯別人的行為或言語的成語。它表示違背了道德、規(guī)則或法律,觸犯了別人的感情或權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觝觸多用于描述違反規(guī)則、傷害他人的行為。可以用于各種社交場合,如工作、學校、家庭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觝觸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詩經·秦風·小戎》中的一句詩中:“觝觸于谷,言覿于陵。”觝觸原意為觸動,后來引申為觸犯。這句詩形容了戰(zhàn)爭中的殘酷和傷害。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觝觸是由兩個單獨的字組成的,沒有固定的成語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言行觝觸了公司的紀律,被開除了。
2. 不要輕易觝觸他人的隱私,尊重他人的權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觝觸”與“觸犯”這兩個詞語進行聯想,觸犯別人就是違背了道德或法律,形成記憶鏈接。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觝觸是一個較為常見的成語,學習時可以結合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進行對比,如“得罪”、“冒犯”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觝觸了我的秘密,我很生氣。
初中生:請不要觝觸我的底線,否則我會報警。
高中生:他的言論觝觸了我的底線,我決定不再和他交往。
大學生:作為一個公民,我們應該遵守法律,不觝觸他人的權益。